作者:迫水久常
類別:圖書文獻類 - 書籍
材質:紙
年代:1946年
歷史分期:1946~(戰後)
尺寸:長:18 x 寬:12.5 (cm)
取得方式:購藏
原收藏者:洪聰益
登錄號:KH1999.004.0121
藏品描述:本書作者是迫水久常,擔任戰前首相鈴木貫太郎的書記官,也是海軍大將岡田啟介(曾任首相,任期1934年7月8日至1936年3月9日)的女婿。這本《日本降伏時の真相》是他的手記。迫水以首相秘書身分就近觀察,對於日本領導階層在強弩之末階段如何收拾戰局、軍方與內閣之間瓜葛、外交情勢的推演等,做了翔實報導。本書經常被日本終戰史之類的研究引述,成為了解終戰前領導核心內部運作的第一手史料。
本書內容共分七章:一、請蘇聯調停結束戰爭╱二、「原子彈」出現的前後╱三、皇宮防空壕內的御前會議╱四、八月十日午夜二時╱五、聯合國的回答送抵╱六、陛下再次主張和平╱七、機關鎗聲中醒來。作者依時序先後敘述,從鈴木組閣(1945年4月7日)起,到近衛師團企圖奪取天皇向國民放送的錄音片為止;包括鈴木內閣如何致力於結束戰爭、六巨頭會議討論經過、陸軍如何做困獸之鬥、激進勢力最後的反撲等,整個過程皆有完整的呈現。本書由臺灣新生報社出版發行,該報是中國本位主義的報紙,並未說明發行意圖,大概是終戰不久在勝戰氣氛中對日方設法結束戰爭一事持肯定態度。
本書反映鈴木首相希望早日結束戰爭的心情,說明日本政府如何齊心收拾戰局。但是,作者絕非具反戰思想、或站在批評軍方立場。細讀本書內容,不難察覺作者是典型受軍國教育、徹底具有皇國意識型態的日本人。作者筆下的軍政要人,每一位都是大時代日本國民的典範,例如:鈴木首相是一位大氣魄又有前瞻性的政治家,局勢發展在他掌握之中以致能臨危不亂(頁5-9);阿南陸相服從聖上裁斷,「協助實現終止戰爭,真是偉大」,最後秉持一貫信念自刄身亡,可謂真「武士」的做法(頁27, 26);昭和天皇貴為年輕天子卻體恤國民,關鍵時刻置己身於度外,其神聖性和崇高地位不容置疑(頁24)。其他軍方將領也獲得推崇和體諒,至於其他不得已的越份作為,作者以存疑方式處理。
作為終戰史料,本書較有客觀價值之處有三:其一,傳達日人對戰局的解讀和判斷;其二,傳達日本國民不一樣的聲音或看法;其三,傳達軍方對輿論媒體操控的真相。舉例而言;美國以原子彈攻擊日本,日本科學家誤判美國的實力,認為原子彈製造來不及趕上這次大戰(頁7);對於日本遭受原子彈攻擊,有人認為這是上天賜予結束戰爭的好機會,也有人認為這是科技戰敗,不是軍隊戰敗,即使投降也不為恥(頁7)。操控媒體方面,該書明白指出:軍方力圖隱瞞原子彈威力的真相,不同意媒體如實報導(頁8),且在聯合國答覆後,政府陷入一片混亂局面時,軍方並擅自將陸軍大臣的訓示向報社公開,甚至與情報局總裁發布的談話內容牴觸(頁19-20)等。
此外,六巨頭會議是政府與軍部首次正式討論有關結束戰爭的議題,此會議在日本終戰史上有重大意義,可能是研究者比較重視的部份。